永久免费精品精品永久,欧美一级做一级爱a做片性,欧美日韩综合视频一区二区,a级情欲片在线观看国产,亚洲av日韩av天堂无码,a片一级一片免费云南苗族

關于上海市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 ( 2014年02月20日 )

2014123上海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

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一、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2013年,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共上海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全市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緊緊圍繞創新驅動發展、經濟轉型升級,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全力推進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各項重點工作,完成了市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目標和任務(見表一)。

 

(一)啟動實施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改革開放取得重大突破

自貿試驗區建設全面啟動。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在國家相關部委共同推動下,全力以赴做好各項籌備工作,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運作。加快推進落實國務院批準的總體方案,投資管理、貿易監管、金融創新、綜合監管等領域制度創新深入推進(見表二),負面清單、商事登記、海關監管等一批新制度出臺實施,金融、航運等服務業領域擴大開放措施加快落實,自貿試驗區建設開局良好、進展順利。

 

 

重點領域改革深入推進。制定政府職能轉變方案,完成部分政府機構改革,實施第六批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事項153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臺開通試運行。浦東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第三輪三年行動計劃順利完成,完善市場監管體制等一批改革舉措先行先試。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深入推進,試點企業累計達19.5萬戶,試點以來累計減稅超過400億元。制定出臺進一步深化上海國資改革促進企業發展的意見,啟動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完善中小企業融資服務體系和公共服務體系,進一步放寬民間投資領域和范圍,對部分小微企業暫免征收增值稅和營業稅,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環境進一步改善。

開放型經濟水平進一步提高。全年外商直接投資實際到位金額比上年增長10.5%,其中服務業實到外資占比80.9%。總部經濟加快集聚,全年新增跨國公司地區總部42家、外商投資性公司18家、外資研發中心15家。走出去步伐加快,全年對外直接投資金額增長32.8%,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連續六年超過100億美元。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長江流域聯動發展,穩步推進對口支援,全年實施對口支援項目624個,安排落實資金27億元。

(二)加快推進結構調整升級,經濟質量效益進一步提升

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經濟運行處于合理區間,全市生產總值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別同比增長7.8%7.7%7.7%,全年增長7.7%,為近年各季度經濟增長最平穩的一年。地方財政收入比上年增長9.8%,繼續快于經濟增速。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3%,漲幅比上年回落0.5個百分點。結構調整加快推進,第三產業保持領先增長,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提高至62.2%(見圖1,對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70%。內需領先外需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6%,其中網上商店零售額增長52.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增長7.5%,其中三產和非國有投資占比分別達到77.7%65.9%。節能減排扎實推進,深入推進第五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發布實施清潔空氣行動計劃,碳排放交易試點正式啟動,全年淘汰落后產能660項,預計單位生產總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減率均完成年度目標。

 

 

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取得新進展(見表三),創新集聚效應逐步顯現。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培育,大飛機、新型顯示、高端醫療器械、光刻機等一批重大項目進展順利,新一代無線移動寬帶網、重大新藥創制等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取得新突破。創新創業人才加快集聚,累計498人和442人分別入選國家和本市千人計劃,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比重達到28.1%。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相當于全市生產總值比例為3.4%,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20.3件。

 

重點區域開發建設加快推進。制定實施臨港地區特別機制和特殊政策30條實施細則,迪士尼樂園及配套設施加快建設,世博B片區12家央企總部項目全面開工,A片區總部型企業加快集聚,虹橋商務區、前灘地區、黃浦江兩岸地區開發建設加快推進。重點開發區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啟動實施工業區調整升級三年行動計劃,松江工業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桃浦、吳淞、高橋等區域產業結構調整加快推進。

(三)深入推進四個中心建設,城市綜合服務功能持續提升

四個中心建設取得新進展(見表四)國際金融中心加快創新突破,全年金融市場交易總額比上年增長21%,各類金融機構累計超過1250家。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扎實推進,上海港國際標準集裝箱吞吐量連續四年位居全球第一,水水中轉、國際中轉比例分別達到45.4%7%,分別比上年提高2.61.5個百分點,郵輪旅客吞吐量增長1.2倍,浦東國際機場貨郵吞吐量連續六年保持全球第三。國際貿易中心能級繼續提升,全年商品銷售總額、關區進出口總額、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占全國比重分別達到10%20%30%左右。

 

 

 

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積極推進。大力發展公共文化,上海兒童藝術劇場投入運行,啟動營造城市文化氛圍三年行動計劃,首屆市民文化節成功舉辦。積極培育文化創意產業,迪士尼、夢工廠等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加快推進,文化與科技、金融、信息、旅游等產業加快融合發展。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引導社會資本進入文化產業領域,上海報業集團組建成立。

(四)加快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市民生活水平繼續改善

就業分配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全年新增就業崗位60.1萬個,其中農村富余勞動力非農就業崗位11.2萬個,新安置就業困難人員1.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2%。實施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開展扶持失業青年就業啟航計劃,依法規范勞務派遣用工,完善創業扶持政策,幫助1.1萬人成功創業。分配保障體系加快完善(見表五),城市和農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43851元和19208元,分別比上年增長9.1%10.4%

 

 

 

住房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調整完善保障性住房分配供應政策,推進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賃住房統籌建設、并軌運營、分類使用,全年新開工建設和籌措保障性住房11萬套、785. 2 萬平方米 ,供應10.3萬套、782. 9 萬平方米 ,各類保障房受益面繼續擴大。加快推進大型居住社區配套設施建設,完成大型居住社區外圍市政配套項目40個。舊區改造加快推進,拆除中心城區二級舊里以下房屋74. 6 萬平方米

各項社會事業加快發展。推進國家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新增30所幼兒園,推行小學零起點教學和等第制評價,為300所郊區初級中學配備和更新實驗室設施設備,完善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制度,正式設立上海科技大學,扶持70所老年學校開展標準化建設。實施本市進一步深化公立醫院體制機制改革三年行動計劃,推廣家庭醫生制度,為1100萬市民建立電子健康檔案。養老設施體系加快建設(見圖2),啟動高齡老人醫療護理保障計劃試點,全年新增5155張養老床位,為28.2萬名老年人提供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新建25家老年人日間服務中心,新設41個社區老年人助餐點。舉辦市民體育大聯賽,開展30分鐘體育生活圈建設試點,在公園、公共綠地新建72條百姓健身步道。

 

 

(五)著力加強城市管理和社會管理,城市運行總體平穩有序

城市常態化管理機制進一步完善。發布實施城市網格化管理辦法,優化城市綜合管理聯勤聯動機制,加強對無序設攤、非法客運、違規戶外廣告等難題頑癥綜合治理。切實加強市容環境整治,全年拆除違法建筑超過300萬平方米。深入推進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監管體系和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見表六),主要食品監測合格率達到94.5%。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加強對建筑市場、老舊電梯、軌道交通、燃氣管網、地下空間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隱患排查和治理,完成31.7萬名農民工安全生產培訓,危險化學品集中經營交易平臺建設正式啟動。


 

 

 

城市基礎設施體系加快完善。軌道交通11號線二期、天然氣主干管網二期等重大項目建成投運,浦東機場T1航站樓改造、大蘆線航道整治二期工程、周家嘴路越江工程等重大項目啟動建設。制定上海交通發展白皮書,全年優化調整公交線路307條,軌道交通運營線路新增 99公里 、總長度達到 538公里 。全面完成智慧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寬帶城市、無線城市加快建設,智慧社區、智慧園區建設有序推進,光纖到戶累計覆蓋803萬戶,累計建成WLAN接入場點達2.2萬個。

社會管理創新進一步加強。出臺實施居住證積分管理辦法,實有人口、實有房屋、實有單位全覆蓋管理機制加快完善。大力加強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全面推進全年無休、一門辦理。積極推廣居村委會自治家園建設,探索新市鎮和大型居住社區鎮管社區管理體制。社會組織管理和培育繼續深化,全市各類社會組織超過1.1萬家,持證社會工作者超過1.5萬人。

(六)統籌推進城鄉協調發展,新農村建設取得新進展

新城建設加快推進。啟動實施城鄉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提升松江、嘉定、南匯新城綜合功能,促進奉賢南橋、青浦、金山、崇明城橋新城優化發展。新城基礎設施加快完善,軌道交通16號線部分區段建成投運,虹梅南路-金海路越江隧道、嘉閔高架南北延伸、郊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等項目加快推進。新城公共服務配套不斷加強,郊區新建三級醫院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穩步推進。

新農村建設扎實推進。制定實施加強農村綜合幫扶工作若干意見及相關配套政策,農村經濟相對薄弱地區加快發展,農村生產生活環境進一步改善(見表七)。農村改革創新不斷深化,全面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試點,穩步推進農民宅基地置換、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等試點。農業設施化、組織化程度進一步提高,累計建成高水平糧田3.1萬畝、設施菜田21.8萬畝,家庭農場達到1893個。 

 

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當前上海外部發展環境依然錯綜復雜,自身發展仍面臨不少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需要我們在今后工作中著力解決一是結構調整任務艱巨。總的來看,目前支撐本市經濟發展的產業新增長點還未穩固形成。從制造業看,新增建設用地潛力接近極限,重化工業和代工企業產能加速外移,戰略性新興產業尚處于培育階段,產業項目市場化選擇培育機制仍不完善。從服務業看,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的基礎仍不穩固,新興服務業發展勢頭良好但制度性瓶頸約束較多,政府管理服務方式還沒有完全適應新興服務業態快速發展的要求。二是發展活力動力不足。當前本市經濟發展傳統大企業的支撐拉動作用較強,但總體上國有企業活力還不足,代表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新模式的企業支撐帶動作用仍明顯不足。部分服務行業對社會資本的開放度還不高,企業市場主體地位尚未真正確立,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有待充分發揮。三是民生保障任務依然繁重。全市就業形勢依然趨緊,就業結構性矛盾突出,城鄉居民收入增速趨緩,養老服務壓力越來越重,舊區改造任務十分艱巨,霧霾等大氣污染問題突出,城鄉區域之間差距依然較大,改善民生仍需進一步加大力度。四是城市安全運行壓力較大。特大型城市人口總量和結構矛盾越來越突出,對城市資源環境和公共服務帶來巨大挑戰。全市產業、建筑高度密集,生產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領域依然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切實加強綜合調控緩解人口總量和結構矛盾,充分運用好世博經驗加強城市常態長效管理,仍有大量工作要做。

二、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

2014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從國際看,世界經濟仍將延續緩慢復蘇態勢,但也存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整體發展形勢依然錯綜復雜。從國內看全國經濟將繼續保持穩中有進、穩中向好態勢,全面深化改革將釋放新的動力和活力經濟工作最核心的是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從本市看,十八屆三中會對新時期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重點、主攻方向和時間表、路線圖做了進一步明確,為本市以改革促發展帶來了新機遇、新動力,但自身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任務依然艱巨。為此,我們既要增強憂患意識、加強底線思維,更要增強進取意識、機遇意識、責任意識,用改革的精神、思路、辦法破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瓶頸問題,以改革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

2014年上海經濟社會發展工作,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十屆市委五次全會的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經濟轉型升級,以改革統領全局,把改革創新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各個環節,著力激發市場活力,強化質量效益導向、強化生態環境導向、強化民生保障導向,持續推動結構調整,持續推進民生改善,持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努力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和科學發展先行者,為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發揮示范作用。

以改革統領全局。積極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堅持問題導向,勇于創新突破,以改革創新促發展、促民生改善。把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正確處理好政府與市場關系為核心,以率先探索自貿試驗區建設為突破口,加強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與四個中心功能聯動,力爭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新突破,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努力當好改革攻堅排頭兵和創新探索先行者。

強化質量效益導向。把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作為改革創新的首要標準,正確處理數量與質量、存量與增量、新經濟與舊模式三個關系,統籌推進產業結構、需求結構和空間布局結構調整優化,促進資源配置依據市場規則、市場價格、市場競爭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

強化生態環境導向。把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集約利用作為改革創新的重大任務,大力加強節能減排,強化大氣環境、水環境和土壤環境治理,積極推進土地二次開發和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努力促進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

強化民生保障導向。把保障改善民生作為改革創新的根本目的,堅持保基本、兜底線、促公平、可持續,大力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創新城市管理、社會治理和城鄉發展一體化常態長效機制

按照上述總體要求,2014年主要目標考慮上,預期性指標要更加強化市場的決定性作用,更加注重依靠市場主體的自主行為來實現,約束性指標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確保完成。現對2014年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建議如下(見表八): 

 

——結構效益主要目標。在提高質量和效益的基礎上,全市經濟增長7.5%左右,地方財政收入增長7.5%,第三產業增加值、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進一步提高,產業結構、需求結構和空間布局結構進一步調整優化。2014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為7.5%左右,一方面綜合考慮經濟潛在增長率以及產業、需求等因素,實現這一預期目標仍須付出艱苦努力;另一方面保持經濟增長預期目標處于合理區間,有利于全市集中精力抓改革創新、抓經濟轉型升級,有利于實現經濟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發展。

——改革創新主要目標。爭取全市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攻堅取得新突破,力爭在自貿試驗區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創新事項,開放型經濟水平進一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相當于全市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3.3%以上,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23件左右,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比重達到29%左右

——服務功能主要目標。四個中心功能不斷拓展提升,金融市場交易總額增長20%左右,商品銷售總額增長10%左右,現代航運服務業營業收入保持平穩增長,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加快集聚,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進一步提高,城市軟實力加快提升。

——社會民生主要目標。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與國家價格調控目標保持銜接;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新增就業崗位50萬個以上;城鄉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新開工建設和籌措保障性住房5.5萬套、供應7.8萬套,對符合廉租住房條件的住房困難申請家庭應保盡保。

——生態文明主要目標。環保投入相當于全市生產總值的比例保持在3%左右,單位生產總值能耗、單位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進一步下降,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減率完成國家下達目標,環境空氣質量進一步改善。

三、2014年完成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主要任務和措施

按照2014年上海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圍繞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建議做好以下八個方面22項重點工作:

(一)全面加快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實現重點領域改革開放新突破

1、全力推進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先行先試。重點是加強制度創新、復制推廣、聯動外溢,加快落實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制度創新方面,推動制定自貿試驗區條例,及時修訂負面清單,建立貨物狀態分類監管模式,落實人民幣跨境使用、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利率市場化和外匯管理等領域改革試點,力爭總體方案確定的服務業擴大開放措施全部落地,建立綜合執法體系、企業年度報告公示制度、安全審查機制與反壟斷審查機制等綜合監管制度。復制推廣方面,總結評估第一批改革事項實施成效,力爭率先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新制度。聯動外溢方面,加強自貿試驗區與四個中心建設、浦東綜合配套改革試點以及區縣改革創新的聯動,充分發揮自貿試驗區的示范帶動作用。

2、以深化投資體制改革為抓手,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按照兩高、兩少、兩尊重的要求,推進簡政放權,加強政府管理創新,切實把轉變政府職能作為激發市場活力、社會活力的核心舉措。全面實施本市進一步深化投資體制改革意見,系統性、全流程改革企業投資管理,進一步落實企業投資主體地位。擴大新興服務業和社會事業等領域開放,提出鼓勵民間投資的操作路徑。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建立政府投資責任追究機制,強化企業投資誠信制度,加快形成行政監管、行業自律、社會監督、公眾參與的綜合監管體系。研究政府性融資平臺資金平衡機制,著力拓展資產證券化、特許經營等新型融資渠道。

3、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堅持以國資改革促進國企發展,探索完善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實施資本統一管理、企業分類監管,健全法人治理結構,完善國資流動平臺運營機制,調整優化國資布局結構。鼓勵非公企業參與國資國企改革,支持更多國有經濟和其他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大力促進市場主體多元化。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努力消除各種形式的不合理規定和隱性壁壘,落實小微企業減免稅政策,建立覆蓋鄉鎮和產業園區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成中小企業職工培訓公共服務平臺。完善現代市場體系,推進公司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營造公平競爭、有效競爭的市場環境。

4、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深化對外開放,引導外商投資新技術、新業態,加快引進先進技術、經營模式和管理理念;建立對外投資合作服務聯盟,深化對外投資審批制度改革,加快培育本土跨國公司,引導本地企業通過海外并購獲取戰略資源、先進技術、營銷網絡和國際品牌。深化對內開放,全面落實國家依托長江建設中國經濟新支撐帶的指導意見,積極參與長江經濟帶建設,促進長三角聯動發展。

(二)聚焦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新模式,推進結構調整升級

5、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重點是完善載體、攻關技術、集聚人才、擴大需求、智能融合。落實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發展規劃綱要,規劃建設世界級研發機構,加快上海產業技術研究院建設,搭建3D打印、大數據等共性技術研發與服務平臺,建立健全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的技術創新體系,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強化基礎前沿研究和戰略高技術研究,承接和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新開工建設中科院浦東科技園二期項目,基本建成國家肝癌科學中心,推進實施微技術、高溫超導等一批市級科技重大專項。深入實施國家和本市千人計劃,加快引進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制定鼓勵創新成果進入市場的政策,鼓勵企業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制定實施新一輪智慧城市建設三年行動方案,力爭第四代移動通信網絡基本覆蓋中心城區,基本建成亞太直達國際海底光纜。同時,制定實施鼓勵企業運用新技術、新模式的政策措施,加快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推動高橋、桃浦、吳淞等區域結構調整,全年淘汰落后產能500項左右。

6、大力培育發展新興服務業。深入推進國家和市級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根據國家部署將鐵路運輸和郵政服務業納入營改增試點范圍。把握服務業發展新趨勢,大力發展高技術服務、專業服務、電子商務、節能環保、健康服務等新興服務業,積極培育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業態。

7、促進需求結構優化升級。以投資結構優化帶動經濟結構調整升級,堅持市場化取向,聚焦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進一步加大對郊區農村、公共服務、城市運行、生態環保等領域投資力度,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重大項目建設;全年共安排正式重大項目85項,預備重大項目27項,其中年內新開工17項,建成或基本建成16項。促進消費結構升級,加快商圈、商業企業、商業業態調整升級,實施商業轉型提速、競爭力提升計劃,建設生態化、智能化、服務化現代商圈,鼓勵商業企業發展自有品牌、直接采購等新型商業模式,積極發展信息消費、旅游消費、健康消費、體驗消費等服務類消費,推進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建設。加快外貿發展方式轉變,抓緊落實本市促進外貿穩增長調結構實施意見,進一步優化關檢合作和區域通關合作機制,支持出口加工區升級為綜合保稅區,積極發展服務貿易、技術貿易、進口貿易和新型貿易。

(三)創新拓展四個中心功能,提升城市軟實力

8、深入推進四個中心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方面,積極推進原油期貨上市、保險交易所建設,加強股指、股票等期權產品創新,集聚功能性金融機構,鼓勵互聯網金融等新業態、民營金融等新型機構發展,進一步完善金融監管、金融風險防范、金融人才服務等政策措施,不斷優化金融發展環境和金融法治環境。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方面,爭取盡早落實自貿試驗區國際船舶登記政策,鼓勵航運金融、航運保險、海事法律、航運經紀、郵輪經濟等航運服務業發展,優化完善國際航運集疏運體系。國際貿易中心建設方面,大力發展鋼鐵、化工、汽車、酒類、黃金珠寶等特色貿易功能區,構建國際大宗商品交易和資源配置平臺,完善現代物流體系,推進跨境電子商務、電子發票等試點,引進培育一批創新型電子商務企業。圍繞發展總部經濟,完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扶持政策。

9、加快建設國際文化大都市。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質量和效能,繼續推進上海世博會博物館、國際舞蹈中心等項目建設,建立健全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制度,深入推進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社會化、專業化管理。建立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系,深化國有文化企業改革,降低社會資本進入門檻,促進文化創意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全力推進文化要素市場、文化產業基地建設。提高文化開放水平,加快建設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培育一批國際文化貿易經紀企業。

10、強化重點區域的支撐帶動作用。深化落實臨港地區特別機制和特殊政策,虹橋商務區核心地塊全面開工建設,基本建成虹橋國家會展中心,基本建成國際旅游度假區主題樂園及配套設施,加快推進相關運營準備,力爭世博園區總部型企業集聚區建設初顯形態,世博軸整體對外營業,城市最佳實踐區向公眾開放,加快前灘地區、黃浦江兩岸地區功能開發建設。分類推進開發區管理體制改革,授權重點功能區域探索建立綜合審批服務模式,實行區內事、區內辦制度。

(四)著力推進郊區新型城鎮化,健全城鄉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

11、積極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堅持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注重綠色發展和文化傳承,提高城鎮化質量,用改革創新的辦法破解城鄉之間和城市內部二元結構等難題。強化規劃引領,啟動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編制。推動產城融合,統籌工業園區、產業基地和新城規劃建設,鼓勵符合功能導向的產業項目向新城布局,提高城鎮化建設用地利用率和水平。加強功能配套,推動重大基礎設施和優質社會事業資源向重點新城布局,推進連接中心城區和郊區新城的軌道交通、高速公路建設。注重生態宜居,支持郊區新城開展新能源汽車示范應用、智能電網示范建設和分布式供能建設試點,繼續推進郊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提高郊區新城綠化覆蓋率和環境空氣質量。

12、創新郊區差別化管理體制。增強郊區發展自主權,擴大郊區在行政審批、社會管理等方面的權限。推動公共服務資源配置向郊區人口集聚地傾斜,推動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向整個郊區傾斜,推動執法管理力量向城鄉結合部傾斜同時,深化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穩妥推進農民宅基地置換試點,積極培育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等經營主體,推動建設3.5萬畝高水平糧田、25家蔬菜標準園。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完成農村經濟相對薄弱村800公里村內道路和400座危橋改造,完成郊區縣100個村莊改造。扎實推進農村綜合幫扶,制定落實新型職業農民扶持政策,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五)強化節能減排和土地節約,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

13、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落實大氣環境治理措施。完成第五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制定第六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加大大氣環境特別是PM2.5治理力度,全面落實清潔空氣行動計劃,開展能源、工業、交通、建設、農業、社會生活等六大領域治理,全面完成燃煤電廠高效除塵改造和脫硝工作,淘汰7萬輛黃標車,加強環境空氣監測發布和重污染預警應對。出臺長三角區域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完善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研究制定清潔水行動計劃,加強水源地風險防控,基本建成崇明島東風西沙水庫及取輸水泵閘項目,加快截污納管和污水管網建設,推進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出臺實施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方案,啟動土壤污染治理試點。擴大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范圍。積極構建多層次、多功能的基本生態網絡,啟動郊野公園建設,加快崇明生態島建設,全市新建綠地1000公頃、立體綠化40萬平方米,新增林地2.3萬畝。完善環境保護和治理制度,研究生態紅線制度,完善生態補償機制。

14、持續加強節能低碳,不斷優化能源結構。聚焦工業、交通、建筑等重點領域,推進節能技改重點工程。嚴格控制煤炭消費總量,加快推進燃煤鍋爐和窯爐清潔能源替代或關停,大力發展分布式供能、燃氣空調、LNG汽車等天然氣應用市場。實施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差別化電價管理辦法,大力推廣合同能源管理,深入推進能源計量數據在線采集、實時監測,嚴格落實節能評估審查制度。推進國家和本市低碳城市試點示范,推動再制造產業發展,完成2000個電子廢棄物回收網點建設。

15、強化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圍繞總量鎖定、增量遞減、存量優化、流量增效、質量提高目標,實施土地利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探索土地二次開發新模式,完善產業用地定期評估和強制退出機制,開展違法用地、閑置土地專項整治工作。統籌優化全市工業區塊布局,完善工業用地儲備制度。通過設定投入、稅收、勞動生產率等標準,推動區縣、鄉鎮工業園區調整升級。

(六)加強改進人口服務和管理,完善養老服務體系

16、完善人口服務管理政策。落實以積分制為主體的居住證制度,堅持以合法穩定就業、合法穩定居住為基準,加強人口服務和管理。加快調整產業結構,提升傳統行業能級,加快轉移淘汰劣勢產業,逐步優化就業結構。完善教育、衛生等公共服務政策,建立公共服務政策和人口管理政策的統籌協調機制。進一步加強對違法建筑、城中村、群租等綜合整治,推進實有人口、實有房屋、實有單位服務管理全覆蓋。

17、大力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制定出臺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實施意見,整合養老服務資源,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提供養老服務。編制全市養老設施布局專項規劃,確保養老機構、日托機構、老年活動室等設施落地。建立統一的養老服務需求評估體系,研究制定全市養老機構分級分類管理辦法。積極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切實提升養老服務專業化水平。推進養老信息化平臺建設,加強老年宜居社區建設。全年新增養老床位5000張,為29萬名老年人提供社區居家養老服務。

(七)推進社會事業改革發展,健全社會保障制度

18、深化教育衛生改革。制定實施本市基本公共服務體系規劃,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教育體育方面,加強基礎教育經費市級統籌,加強城鄉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和對口支援,完善小學課程標準,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研究制定高等教育布局結構規劃、學科布局規劃、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規劃;全面推進30分鐘體育生活圈建設,新建60條百姓健身步道,擴大體育場館公益性開放。醫療衛生方面,新開工建設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積極推進上海轉化醫學研究中心項目前期工作,推進公立醫院加快建立科學合理的管理運行機制,推動部分二級醫院轉變為康復護理機構,推進實施家庭醫生制度,健全基本藥物集中招標采購機制,鼓勵社會辦醫,加強公共衛生服務和健康城市建設。

19、完善就業分配保障。把穩定就業作為經濟發展的優先目標,繼續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落實鼓勵創業帶動就業政策,完善高校畢業生、青年人和就業困難人員系統幫扶機制,幫助成功創業1萬人,新增就業崗位50萬個以上。立足提高居民收入,研究制定本市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措施,制定公共服務行業一線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的政策意見,統籌提高最低工資、城鄉低保、養老金等待遇標準。立足完善社會保障,統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加快研究各項養老、醫療保險制度之間轉移銜接辦法,加大對因病支出型貧困家庭的救助力度。著力穩定物價,完善主副食品儲備和主要農產品最低保有量制度,編制發布本市菜籃子價格指數,健全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

20、健全舊區改造和住房保障機制。舊區改造方面,創新舊區改造資金籌措機制,合理控制舊區改造成本,加快在拆基地收尾,提高動遷安置房源適配性,全年拆除中心城區二級舊里以下房屋55萬平方米。住房保障方面,著力推進大型居住社區配套設施建設,完善共有產權保障房供應分配政策,推進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賃住房統籌建設、并軌運行、分類使用,實施舊住房綜合改造2.5萬套。同時,嚴格執行國家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八)推進城市常態長效管理創新,改進社會治理方式

21、切實加強城市管理,推進城市基礎設施體系建設。嚴格落實責任,強化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政府部門監管責任和基層屬地管理責任,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聚焦薄弱環節,重點針對危險化學品、軌道交通、高層建筑、建設工程、油氣管道、市政公用管線等領域,加強隱患排查和問題整改,加大防汛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完成100個老舊小區消防安全專項改造,完成30萬農民工安全生產培訓。健全長效機制,大力推廣世博會管理經驗,統籌基層管理資源,推進網格化管理、大聯勤、大聯動和12345市民服務熱線整合互動,構建全方位的問題發現處置機制。繼續按照五個最嚴要求,全面推行食品安全監管新體制,深入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健全食品安全信用體系配套制度。同時,加快推進城市基礎設施體系建設,新開工建設軌道交通10號線二期、17號線、虹橋機場T1航站樓改造工程等重大項目,加快推進軌道交通9號線三期、12號線、13號線一期和二期、嘉閔高架南北延伸、中環線浦東段以及一批越江工程等重大項目建設。

22、創新社會治理體制。健全社區管理體制,拓展社區三個中心服務功能,加快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繼續推進鎮管社區試點。完善社區治理結構,提升居村委會社區自治能力。推進行業協會商會類、科技類、公益慈善類、城鄉社區服務類社會組織直接依法申請登記,深化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建設,促進社會組織發展。完成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臺一期建設,擴大信用信息共享和應用范圍。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完善大調解工作體系,確保社會安定有序。

同時,2014年是確保完成十二五規劃、啟動編制十三五規劃的關鍵年。要在十二五規劃中期評估基礎上,繼續抓好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的落實,著手啟動十三五規劃前期準備工作,研究制定總體工作方案,堅持開門辦規劃,開展相關重大問題研究,謀劃十三五規劃基本思路。



附件一:2014年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目標

附件二:2014年上海市重大建設項目